【华盛控科技 | 头条】投融资热潮下 机器人产业呼唤理性和价值的时代已经来临!
延续2016年的火爆,机器人资本市场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融资热潮。然而,相比较去年,2017年机器人投融资市场趋于回归理性的现象显著。
GG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30日,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企业累积投融资额101.37亿元,其中企业以发行股票、基金募投等方式融资28.30亿元,兼并购方式的资金累计73.07亿元。而2016年,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规模达到了450亿。
机器人行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的时期之后,呼唤理性和价值的时代已经来临!
国家政策规范 市场秩序渐成形
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中,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关于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机器人概念的火爆带来的一系列市场乱象就像“并发症”一样,伴随着机器人行业的狂欢之后而来,不仅企业开始深恶痛绝,政府也意识到市场背后“无形的手”已然变味,应该转变策略。
2017年伊始,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的意见,严禁粗制滥造机器人。
紧接着,在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三大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据工信部的部署,下一阶段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了,市场秩序也慢慢成形。相比较去年到处有人呼喊搅局者太多的情况,今年的机器人市场似乎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国产核心零部件的破冰,本体企业产销量的增长,系统集成商的扩张•••••
另一方面,产业园建设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盎然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已建或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一共有40多个。
其实今年5月,工信部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控制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工作时,就曾宣布将会投资200亿元,建设机器人产业园,这一政策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机器人是国家战略,从来不是一个纯市场化的产业。”业内有人指出,作为“国家战略”下的机器人产业,国家会不断推进机器人行业的应用,采取特殊政策增强国产机器人的竞争地位。
新一轮投融资热潮开启
政策“组合拳”频频出击下,2017年,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坚实、理性。
当然,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新一轮的兼并购热潮兴起。4月4日, ABB正式收购贝加莱,作为全球最大的、专注于机器和工厂自动化产品以及软件为基础的开放式架构解决方案独立供应商,贝加莱将成为ABB机器和工厂自动化部门。
除了贝加莱之外,ABB还收购了西班牙3D检测先锋NUB3D以及GE工业系统业务。
首先打响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并购战。
而并购的重头戏当属国产机器人企业,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国产机器人企业在今年的并购可谓“处处开花”。
近期,埃斯顿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南京鼎控拟以现金方式出资3.26亿元收购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68%股权。这是继2月份收购TRIO100%股权,7月份收购美国BARRETT TECHNOLOGY30%股权,9月收购德国M.A.i.公司50.011%股权之后,埃斯顿发起的第四次注资并购事件。
除了埃斯顿之外,埃夫特、新时达等具备竞争力的国产企业也在兼并购上持续发力。在收购了意大利ROBOX公司之后,9月,埃夫特又以10亿人民币收购知名汽车装备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W.F.C集团100%股权。
而在6月,新时达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线缆公司拟以自有资金4.05亿元收购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去年金额巨大的兼并购案例,今年的收购案例无论在金额还是收购标的的选择上面,都似乎更加严谨。
事实上,2017年各个机器人企业涉及投融资的资金规模明显要小很多。2016年,出现10亿及以上的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案例超过12例,如美的斥资292亿元收购库卡94.55%的股权、万丰科技20亿收购美国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帕斯林、新时达10亿元收购会通科技100%股权和晓奥享荣49%股权等,而2017年仅有ABB、均胜电子、红相电力、埃夫特等几家超10亿的投融资规模。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已经趋于理性化。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卢彰缘表示,理性也是行业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传统工业机器人对资本的吸引力开始减弱,资本更加青睐那些创新型企业,具备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更容易获得融资。
此外,在兼并购上,卢彰缘认为,中国有实力的集成商依然是并购的主要标的。而国内的企业青睐于收购外资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外资企业具备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外资企业估值更加合理。
回归理性扩张后
中国制造业面对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产能过剩、结构性调整等挑战,急需通过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推动传统制造工厂向智能工厂转型升级。特别是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需要借由这一技术手段来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实际上与欧洲制造业过去面临的课题一样。
然而,工业机器人应用中的“规模效应”却至今未能出现。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认为,这主要是成本问题,如果没有规模效应,那么工业机器人应用成本就无法得到控制,将导致无法大规模推开。
在“野蛮生长”的时期,价格战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已经备受行业内人士诟病,而在理性和价值回归的时期,为了不断提升机器人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全产业链来降低成本成为规模企业的必然选择。
新松、新时达、埃斯顿、埃夫特等国产领军企业无不选择这一方式。
进一步说,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低价竞争的红海已经初见雏形,为了避开红海的竞争,寻求新的增长点,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增长。
而在这场以“创新”的名义助推的竞争热潮中,一方面,企业正逐渐加大对于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兼并购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方式也成为具有资金实力的企业的选择。
曲道奎毫不犹豫的喊出了“机器人真正的黄金时代要来了 53 33053 53 17625 0 0 4561 0 0:00:07 0:00:03 0:00:04 4560”的口号。是的,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都嗅到了“爆发”的信号。“前50年,机器人替代率全球均值是0.68%,未来五到十年,替代率有望达到50%。”
不可避免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即将到来。而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综合实力将最终决定谁能成为机器人行业霸主。作为在企业发展中起主导因素之一的资本要素,其合理的利用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前两天见了个朋友,他是做3C行业的,前两年是两三千万的营收,去年引资,今年2.5亿营收,有资金就好办事。”埃华路机器人总经理黎广信表示。
事实上,回归理性扩张之后,机器人企业对于投资企业的选择也更倾向于行业内的企业,而不是单纯的资本机构,从汇川技术注资泰达机器人这一事件也可看出。
一方面,泰达机器人可以借助在系统集成上的优势帮助推广汇川技术的机器人本体业务。一方面,汇川技术将为泰达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工作站提供控制方面的技术支持,联合研发必将大举提高泰达机器人的研发效率,进一步增加泰达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泰达机器人还有大族以及博众的加持,业内人士分析,可预期泰达除喷涂之外,在3C方面也能突围而出。“这对泰达机器人来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本来就是喷涂领域的客户,多了其它生意。” 黎广信说。
2018年1月11日-12日,以“新时代·新机会·新使命”为主题的2017高工机器人年会将在东莞·观澜湖度假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赞助:罗女士 13632944360
会务咨询:曾先生 18673071930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华盛控科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